您當前位置:潮州茶葉網 > 茶友交流 > 雅集文會
趙州和尚三字禪“吃茶往”讓不少人忙活了一千三百多年,現在又出來了一個“吃茶來”。說這話的不是禪語,是韓國茶星崔圭用(號錦堂)的一句日常大口語。
崔老先生在韓國研究和弘揚中華茶文化長達七十多年。在中國開放之初,他以九十四歲的高齡率團到湖州伏于陸羽生活過的地上大哭說:“陸羽啊,我終于來到你的腳下了。”他一百歲那年我往韓國釜山造訪了他,他寫了“吃茶來”三個字給我。他說:“平時朋友見面打招呼說的都是應酬話,不如說到我家來吃茶實在。”所以他提倡“吃茶來”。但他也明白趙州和尚的“吃茶往”,他和當地一座大廟的石印和尚建了一塊很大的“吃茶來往”碑。
來和往是站在不同的方位上說的。像對佛有十種尊稱,其中一種叫“如來”,也可以譯成“如往”。來和往不是空間方位的轉移,也不是時間的遷流,都是指的是當下。所謂當下,就是眼皮子下的這一刻,不是指一段時間。趙州和尚說“吃茶往”是指一個廣闊的空間,也不是真的有茶等你往吃;而崔老先生說“吃茶來”是有真的茶在等你。這樣比較一下,把禪語的“往”改成口語“來”就意境大變了。我們敬佩他兢兢業業地推動茶文化活動的精神。
關于中華茶文化精神的概括通常都是四個字。如“廉美和敬”、“禮樂和美”等等不下二三十種。其中把儒家的“正”、佛家的“和”、道家的“清”,茶文化自身的“雅”組成“正和清雅”,作為了一種以“和”為中心的文化精神。在這種精神下,在一碗茶眼前不必分長幼、尊卑、男女,更不必像酒宴那樣分什么上座、下座、埋單座……我訪問新加坡時,一家很大的茶館要我題詞,我就寫了幾句大口語:“趙州和尚吃茶往,韓國茶星吃茶來。茶碗圓團似明月,欲知東北即西南。”
在一碗茶前人人同等。日本茶道里千家提出“一碗茶中的和平”,以為世界各國領袖都能以坐下來喝一碗茶的精神處理事務,世界上就沒有沖突和戰爭了。
- [2013-08-25]白牡丹的傳說
- [2013-08-28]人生猶如三道茶
- [2013-08-30]緣來緣盡,人生如茶
- [2013-08-19]一片普洱茶的旅行:回憶普洱茶的那些年
- [2013-08-20]明月禪心憶潮州(伊紅梅)---潮州游記
- [2013-08-20]淡茶滋味
- [2013-09-06]黃山毛峰歷史淵源
- [2013-09-07]韓國茶道成人茶禮介紹
- [2013-09-09]蘇仙與蘇仙黃尖茶的傳說
- [2013-10-15]茶香